青海互助:让群众生活更美好_今日热闻

2023-04-04 14:44:21 来源:光明日报客户端

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城市名片,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创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,是构建文明、安定、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一环。长期以来,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坚持“文明创建为民创建文明利民”,着眼细节管理,稳步推进“创城”工作。

曾经,城区各主次干道是随意穿行过马路的“重灾区”,凑成一拨人过马路的现象时有发生。但是近日记者观察到,行人、非机动车各行其道,机动车礼让斑马线……交通秩序井然的背后,折射出“创城”工作开展以来,互助县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的成果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以前城区交通秩序不太好,孩子上学不放心都得接送。现在,随处可见的红马甲和交警在指挥,使城区面貌越来越美了。”居民们纷纷称赞。

据介绍,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,互助县交管大队在县城区安装市容监控设备131套,并整合接入公安、交通等监控设备250套,在县城主要交通干道、主要路口、重点部位等设置各类监控视频共计416台,通过电子警察、媒体曝光、志愿者文明劝导等一系列措施,强力整治机动车违停以及非机动车、行人闯灯越线和不各行其道等交通违法行为,让市民文明出行成为自觉,全力维护道路交通秩序。

在互助县各个小区里,还活跃着这样一群人,他们身穿红色马甲,头戴小红帽,奔走在小区里、穿梭在楼栋间,开展捡垃圾、粉刷墙面、清理小广告、入户宣传等工作。

晴天扬灰、雨天泥泞、大雨内涝,出行难、路不平、灯不亮……这些问题曾经让居住在互助县威远镇的居民们叫苦不迭。为此,互助县拿出实招破难题。实施各类项目136项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.51亿元,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,实施老旧城区改造等“五大行动”,完成城区改造项目197个、建设保障性住房1650余套。

自“创城”工作开展以来,互助县各老旧小区粉刷了墙面、维修了路面、规划了停车位、改造了管网,好事真正办到了居民的心坎儿里。

城市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市场的建设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,不但是展示互助县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,也直接影响着周边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。

如今,在各个市场,蔬菜、水果、肉类、干果等多个交易区内,上百种商品分门别类,购物市民往来穿梭、络绎不绝;墙面上,“创建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家园”等公益广告特别醒目……在这里买卖舒心、购物安心。

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不但改变着一座城市,而且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,让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。

据了解,今年是互助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攻坚之年和决胜之年。为了迎接好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“三年大考”。互助县将重点实施市容环境整治、市场环境秩序、文明交通共建、园林绿化、消防设施、小区楼院改造、人居环境、空中缆线、网申资料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大攻坚行动,集中解决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,以百分百的标准,高质量做好2023年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迎检测评工作,让群众生活更美好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雯静 万玛加)

关键词:

上一篇:创新赋能 砥砺深耕 阳光财险荣获《中国银行保险报》三项大奖

下一篇:最后一页